多媒体音频控制器驱动包
2013.11.19
2016.04.06
2013.01.15
2013.12.19
2013.12.24
2014.08.08
多媒体音频控制器就是声卡声卡的供应商。是电脑上解读声音的工具。当它接上音箱的时候就可以听到从音箱里传出的声音。其作用是提供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功能并可以对其进行处理。该文件为多媒体音频控制器驱动包,包含ALi、瑞昱、骅讯、SiS、威盛等系列音频控制器驱动程序。
多媒体音频控制器的结构:
1、声音控制芯片:声音控制芯片是把从输入设备中获取声音模拟信号,通过模数转换器,将声波信号转换成一串数字信号,采样存储到电脑中。重放时,这些数字信号送到一个数模转换器还原为模拟波形,放大后送到扬声器发声。
2、数字信号处理器(DSP):DSP芯片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功能。它可以处理有关声音的命令、执行压缩和解压缩程序、增加特殊声效和传真MODEM等。大大减轻了CPU的负担,加速了多媒体软件的执行。但是,低档声卡一般没有安装DSP,高档声卡才配有DSP芯片。
3、FM合成芯片:低档声卡一般采用FM合成声音,以降低成本。FM合成芯片的作用就是用来产生合成声音。
4、波形合成表(ROM):在波表ROM中存放有实际乐音的声音样本,供播放MIDI使用。一般的中高档声卡都采用波表方式,可以获得十分逼真的使用效果。
5、波表合成器芯片:该芯片的功能是按照MIDI命令,读取波表ROM中的样本声音合成并转换成实际的乐音。低档声卡没有这个芯片。
6、跳线:跳线是用来设置声卡的硬件设备,包括CD-ROM的I/O地址、声卡的I/O地址的设置。声卡上游戏端口的设置(开或关)、声卡的IRQ(中断请求号)和DMA通道的设置,不能与系统上其他设备的设置相冲突,否则,声卡无法工作甚至使整个计算机死机。
多媒体音频控制器的原理:
多媒体音频控制器主要分为板卡式、集成式和外置式三种接口类型,以适用不同用户的需求,三种类型的产品各有优缺点。
1、板卡式:卡式产品是现今市场上的中坚力量,产品涵盖低、中、高各档次,售价从几十元至上千元不等。早期的板卡式产品多为ISA接口,由于此接口总线带宽较低、功能单一、占用系统资源过多,目前已被淘汰;PCI则取代了ISA接口成为目前的主流,它们拥有更好的性能及兼容性,支持即插即用,安装使用都很方便。
2、集成式:声卡只会影响到电脑的音质,对PC用户较敏感的系统性能并没有什么关系。因此,大多用户对声卡的要求都满足于能用就行,更愿将资金投入到能增强系统性能的部分。虽然板卡式产品的兼容性、易用性及性能都能满足市场需求,但为了追求更为廉价与简便,集成式声卡出现了。
3、外置式声卡:是创新公司独家推出的一个新兴事物,它通过USB接口与PC连接,具有使用方便、便于移动等优势。但这类产品主要应用于特殊环境,如连接笔记本实现更好的音质等。目前市场上的外置声卡并不多,常见的有创新的Extigy、Digital Music两款,以及MAYA EX、MAYA 5.1 USB等。
多媒体音频控制器的功能:
1、音乐合成发音功能;
2、混音器(Mixer)功能
3、声音效果处理器(DSP)功能;
4、模拟声音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