嘀嘀打车是腾讯投资的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,致力于移动交通的发展,为乘客提供便利;嘀嘀愿景,让车不再难打!
App“嘀嘀打车”改变了出租司机的等客方式,它可以让司机师傅用手机等待乘客“送上门来”。这款App的原理非常简单,与电话叫车服务类似。即乘客在手机中点击“我要用车”,并发送一段语音说明具体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。用车信息会被传送给离乘客附近的出租车司机中,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,并和乘客联系。“势如破竹”,嘀嘀打车创始人程维用这四个字形容这半年来的发展。他透露,无论是在主管部门、出租车公司还是出租车调度中心,都没有遇到任何阻力。嘀嘀甚至和北京市两大出租车调度中心之一96106(另一家为96103)达成战略合作,系统互通,嘀嘀为96106定制客户端。“通过与96106的合作,嘀嘀打车的覆盖范围一下从1万多辆出租车,增加到3万多辆。嘀嘀打车的叫车信息可以直接96106的车载终端中显示。”程维介绍说,目前在北京的叫车成功率有近85%,非高峰期达到90%,除了北京,在上海和广州也有近千辆出租车的规模。
优势
程维认为,“出租车拒载已经成为大城市的普遍现象,嘀嘀打车的最大价值是匹配用户和司机的需求,减少司机的空载提高效率。”在季师傅看来,造成出租车拒载最重要的原因是乘客和司机之间的不理解。“出租车每天都有必去的方向。例如我家在亦庄,交班就必须往那个方向走。每个月要开例会,我也必须去五方桥方向。”“现在乘客一上来,第一句话就是‘走吗?’我要是说‘走’。乘客马上就上车,不再管你要去哪,是不是要交班。”季师傅说,所以很多司机如果需要去指定方向时,宁肯空载,看着乘客在路边招手,也不敢过去问。一旦问了,方向不对,拒绝了乘客,就可能会被投诉拒载。”他继续说道,“现在每天有数以万计的出租车,就这样空载着在路上。乘客和司机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没有了,多说两句话问问‘您方便去哪’都做不到。”季师傅强调,出租车司机很多时候并不是挑选路途远的乘客,而是选择合适的方向。“这就要乘客和司机互相理解,好好沟通。如果方向合适,没有司机愿意空载。因此需要类似嘀嘀打车这样的东西,解决需求匹配的问题。”程维对记者表示,目前每个月有数千新增的司机用户。“我们没有向司机送过一部手机,都是他们主动购买的。买个智能手机装上嘀嘀打车对司机来说是一种投资,也许每天只能多赚几十块钱,但一个月就是上千块。掌握嘀嘀打车这种的叫车工具,以后可能就是生存必备手段。”程维说。